完全暴露了,徹底覺悟了-秋陽創巴仁波切
若不先努力通過持戒和修法的窄道,便不能證得空性。修法在開始時不能沒有,但到了某一階段便須漸退。從究竟的觀點來看,整個學習與修行的過程,都是多餘的。我們可以一眼看出無我。但我們不能接受這麽簡單的事實。換言之,我們必須學習去掉所學。整個過程就是除“我”的過程。我們以學習處理不正常的思想和情緒爲始,然後經由瞭解空性或敞開性而除去錯誤的概念,此即空性的證得。“空性”的梵語是“舜若多(shunyata)”,字面的意思就是“空”、“空性”、“空間”,空無任何概念化的心態。龍樹在其所著《中觀論》中說:“正如日光破除黑暗,大智者已降伏其心之惡習。他既不見心,亦不見心念。”
《心經》的結尾是〈大明咒〉或真言。藏文本說:“故知般若波羅蜜多咒是深智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,是除諸苦咒,應知其爲真,因其無虛假。”此真言的效能,不是出于某種想像的咒語神力,而是出于咒語的意義。有趣的是,在討論過空性——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等——之後,《心經》接著又討論明咒。它從禪定境界講起,最後講真言或咒語。這是因爲我們在開始時必須對自己的瞭解産生信心,清除一切概念;所有斷見、常見等信仰,都必須予以突破和超越。當你完全暴露、脫光衣服、摘下面具、渾身赤裸、徹底敞開時,你就在那一刻得真言之力了。當基本的、絕對的、終極的僞善被揭穿之後,你才真能開始看到光明之寶:敞開、放下、捨棄等所具活潑有力的素質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